2023年国内国外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市场需求减少以及国际竞争加剧,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国际业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经济也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的困难和挑战。
面对复杂困难的经营环境,公司坚持战略引领和创新赋能,进一步深化全球战略布局,坚定投入研发创新,着力提升产品竞争力;扎实推进智能制造提质增效;加快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保持发展韧性。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81亿元,同比下降11.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减少36.55%。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60.11亿元,同比增长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35.22亿元,同比增长6.12%。
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更好地服务客户,公司通过战略性投建泰国基地,完善全球交付布局。报告期内,泰国基地的海外供应链的能力持续提升,产能稳定上升,较好地满足了海外交付需求,并且也成为公司开展国际业务交流的重要窗口。进一步优化研发中心布局,形成厦门、漳州、深圳、西安四大研发中心,研发与销售、制造、供应链紧密结合,较好地发挥了业务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美国、日本、德国等海外子公司的管理能力,提高本地化服务水平。报告期内,全球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助力海外市场深耕。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内循环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紧跟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的趋势,继续加大市场推广和产品创新力度。立达信品牌2B业务全力深耕教育细分领域,依托其近年来的物联网技术积累,积极从教育照明向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教育管理平台延伸产品和服务。报告期内,通过冠名教育装备展,组织行业专家论坛等,宣传推广立达信品牌在教育领域全新升级的产品和服务。立达信品牌2C业务全新升级品牌VI,进一步探索居家光环境的更多可能性,将教育照明领域专有技术应用至家庭场景,打造全场景居家健康光配方,全新推出了护眼系列产品。同时,通过异业合作、生态合作等方式,不断丰富品牌推广渠道。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布局、拓宽渠道,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获取了品牌长期价值的增长动能。同时,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业务。2023年自主品牌业务收入达9.77亿元,同比增长24.7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提升至14.91%。
公司建立了“中央研究院”、技术平台和应用开发的研发创新体系。其中,“中央研究院”主要聚焦公司的前瞻性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工作,以公司中长期战略发展需求作为核心研发目标,服务于公司战略需求。技术平台主要以公司未来1-2年的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平台化技术研发,包括材料、结构、光学、软件、射频等多个子平台。应用开发主要聚焦客户定制化和细分市场需求而开展产品研发,通过对客户具体需求的深入了解,并在技术平台研发形成的成果基础上进行应用开发。报告期内,“中央研究院”围绕行业大模型、工业机器人技术、视频/图像技术、物联传感技术、音频/语音技术等基础技术不断探索,持续夯实技术底座,灵活赋能“智慧教育”、“智慧生活”、“智慧园区”三大场景方案,以多种产品形态满足客户不同需求。
创新是立达信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持续优化及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制度,鼓励产品研发创新及知识产权的保护。2023年,公司共新增授权知识产权395项,其中专利317项,商标41项,软件著作权37项。截至2023年末,公司累计已获授权知识产权4,668项,其中专利3,924项,商标651项,软件著作权93项。在年度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121件,占比接近40%,覆盖北美、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及照明、家电、控制与安防等多个领域;彰显出公司的技术能力与创新实力。
公司秉持精益思维,强调资源精准投入,持续打造“标准化、流程化、平台化、数字化”运营体系。报告期内,持续完善平台型组织设计,以战略、组织、预算、流程等关键抓手,持续加强前-中-后台运营高效联动,助推公司运营效率提升。2023年持续推行“战略业务单元(SBU)+平台”组织模式,“SBU主战、平台主建”各有分工和侧重。通过“分权、放权”强化SBU客户导向,强化经营意识,通过不断完善“责-权-利对等”的经营机制,推动内部高效协同,助力商业成功。
报告期内,公司推动全面数字化变革,持续推进数字化管理平台(DOP)建设,旨在实现全价值链数据运营与平台化运作,提升数字时代的企业竞争力。目前公司已启动多个变革项目,不断完善销售管理、研发管理、制造、供应链等各领域数字化建设,密切配合SAP项目与各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力度推进数字化转型。
尽管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公司2023年经营业绩出现下滑,但短期挫折不改长期向好的趋势。公司进一步明确业务策略,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强化产业链整合的优势。成功在久不在速,立志欲坚不欲锐,公司将坚持长期主义,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再争高峰。
公司现有业务可分为照明业务和物联网(IoT)业务两大板块。报告期内,公司以照明业务收入为主,因此公司所处的行业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照明行业按照应用领域分类为通用照明领域和特殊照明领域。通用照明包括家居、商店、办公、酒店、市政设施、工业、景观等常见的场景;公司的照明业务主要涵盖范围是通用照明领域。
就通用照明而言,上业主要涉及LED芯片、电子元器件、五金以及包装材料等原材料提供商。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家庭住宅、学校、商业办公楼、道路、工厂以及其他特殊场景应用等。照明产品从表现形式看,产品具有差异化和定制化的趋势;从行业发展看,LED照明行业将围绕着健康、智能和循环经济等核心内涵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健康照明从概念逐渐丰富其内涵,相关部门编制了多部健康照明的标准,为健康照明的实践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照明与控制、通信、光伏等技术深度融合,向系统化、智能化发展;照明产品已经不仅是光源、灯具本身,还集成了电气和控制装置,成为融合控制、通信等多种技术的照明系统。这些都将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LED照明行业的主要经营环节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等。目前,行业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OEM、ODM、OBM等。OEM模式(OriginaEquipment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模式),即LED照明生产商完全按照客户的设计和功能品质要求进行产品生产,客户利用自身品牌和销售渠道进行产品销售。ODM模式(OriginaDesignManufacturer,自主设计制造商模式),即LED照明生产商主要完成产品开发,并根据客户订单进行产品生产,客户利用自身品牌和销售渠道进行产品销售。在ODM模式中,一部分客户会向制造厂商提供具体的产品规格、性能要求,由LED照明生产企业完成具体的产品开发和生产环节;也有部分LED照明生产厂商会利用自身市场调研能力,紧跟市场动向提出自身的产品创新设计,并形成较为完整的产品方案向客户推介。OBM模式(OriginaBrandManufacturer,自主品牌制造商模式),即LED照明生产商自主设计、开发产品,并以自主品牌进行销售。
据照明行业协会数据统计,2023年我国照明行业出口总额约563亿美元,同比下降7%,整体态势承压下行。其中,LED光源产品出口额约51亿美元,同比下降10%。另一方面,灯具的出口比例进一步提升,灯具类产品出口额约424亿美元,同比下降5%,占我国照明行业出口总额75%。(注1)尽管受外贸环境的整体影响,叠加供应链调整加速等不利因素干扰,2023年我国照明行业仍保持了较大的出口规模,凸显了我国在全球照明产业的重要地位,产业链的优势较为明显。从行业2023年的出口数据来看,电光源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LED电光源出口占比进一步提升;新兴市场成为出口市场新蓝海。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照明行业将逐步从分散到集中,在这个过程中,大厂拥有规模优势、创新能力以及供应链优势,仍然存在结构性市场机会。
近年随着照明技术的发展,智能照明、健康照明以及结合特定场景的照明应用等细分领域发展迅速,部分应用场景有较大的潜力,呈现出不少市场新亮点。消费者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不变,对家居生活的品质化、舒适化、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系统化+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可以更好地与家居环境适配的同时,智能(AI)、物联网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更快的反馈,产品间也可以实现互联互通,让用户享有更智能更舒适的家居生活,迎合了当下用户对于理想生活的期待。在场景化解决方案中,照明产品已经发展成为智能硬件端口,光环境已经成为家居环境中最便于体验的场景化方案之一。除了家居场景,照明产品与电气装置和控制装置的融合,为照明的调光、调色、各种变化奠定了基础,在工程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未来,健康化、智能化将成为照明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跨界整合的硬件产品和场景化解决方案将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
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是通过传感器、RFID及芯片等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连接物、人、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作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为了实现“物物相联”功能,物联网通常涵盖的层级架构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等,具体情况如下:
感知层能够感知识别物体或环境状态,并且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和捕获。相关信息经由网关等转化为能够识别的信息后传达到网络层,并由网络层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精准、可靠地传输。平台层提供标准化/模块化的服务,实现数据处理和挖掘、连接管理、设备管理等功能。应用层则主要包括智能硬件、软件及服务、系统集成应用等内容,形成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物联网在众多不同领域的运用。
目前,在芯片、智能识别、传感器、边缘计算等物联网相关技术快速迭代演进和部分行业寻求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物联网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陆续取得新的突破,“物联网+行业应用”的模式在很多领域逐渐发展起来,主要热门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
公司以智能照明为切入点进入物联网领域,专注于智慧生活和智慧管理细分领域。自2016年起,公司在云平台、无线模组、人工智能算法以及智能硬件开发与制造等环节持续进行深度布局。物联网(IoT)智能硬件产品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销售,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公司通过自有品牌推动智慧生活和智慧管理领域产品、服务和生态的建设,推动自主开发的Arnoo(主要面向智慧生活)和IMP(主要面向智慧管理)两大方案平台在细分领域的应用,通过打造高效并便捷体验的智能云平台,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物联解决方案,致力于通过智能产品和服务创造更高客户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全球物联网行业仍保持快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知名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测算,到2026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更是有望接近1.55万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以及全球范围内对物联网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物联网产业链包括硬件设备制造商、传感器供应商、通信网络服务商、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商、应用开发商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的专业化和分工使得整个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了物联网技术
在“十四五”期间,国家明确了加快推进物联网在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推动能源物联网建设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此外,国家还发布了多项政策和规划,旨在推动能源智能化发展、能源物联网终端、平台、技术和标准的同步发展和应用。在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也给予了重点支持。例。